在装修过程中,瓷砖胶的选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选对了能让瓷砖铺贴牢固耐用,选错了则可能导致空鼓、掉砖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增加后期维修成本。然而,很多业主在选购瓷砖胶时,容易陷入各种误区。本文就为大家盘点瓷砖胶选购中的常见误区,教你如何避开这些 “坑”,选到合适的瓷砖胶。
误区一:价格越便宜越好,只看单价不看性价比
不少业主在选购瓷砖胶时,首先关注的就是价格,总觉得价格越便宜越划算。但实际上,瓷砖胶的质量与价格往往是挂钩的,过于便宜的瓷砖胶可能在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等方面存在问题。
一些低价瓷砖胶可能会减少水泥、聚合物添加剂等关键成分的用量,或者使用劣质的原材料,导致粘结强度不够、耐水性差等问题。这样的瓷砖胶铺贴瓷砖后,短期内可能看不出什么问题,但用不了多久就容易出现空鼓、掉砖的情况,后期维修需要重新拆除、铺贴,花费的成本往往比当初买优质瓷砖胶高得多。
所以,选购瓷砖胶不能只看单价,要综合考虑其性能、用量和使用寿命,计算性价比。优质的瓷砖胶虽然单价可能高一些,但粘结强度高、用量省、耐用性好,从长远来看更划算。
误区二:盲目追求进口产品,忽视国产优质品牌
有些业主认为进口的瓷砖胶一定比国产的好,不惜花高价购买进口产品,对国产品牌不屑一顾。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
随着国内瓷砖胶行业的发展,很多国产品牌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等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在某些性能上比进口产品更适合国内的装修环境和瓷砖类型。而且,国产品牌在价格上更有优势,售后服务也更便捷,出现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进口瓷砖胶可能会因为运输成本高、关税等因素,价格偏高,而且其产品性能可能是针对当地的气候、瓷砖特点设计的,不一定完全适合国内的情况。比如,有些进口瓷砖胶可能在低温环境下性能较好,但在国内南方潮湿高温的环境中,表现反而不如国产优质产品。
因此,选购瓷砖胶时,不要盲目迷信进口品牌,要多了解国产品牌的口碑、检测报告等,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误区三:不看产品类型,所有瓷砖都用同一种瓷砖胶
不同类型的瓷砖,如釉面砖、玻化砖、大尺寸瓷砖等,在吸水率、密度、重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对瓷砖胶的要求也不同。但很多业主在选购时,不看产品类型,认为所有瓷砖都可以用同一种瓷砖胶,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比如,釉面砖属于高吸水率瓷砖,普通型瓷砖胶就能满足需求;而玻化砖吸水率低、密度高,需要用增强型瓷砖胶,否则容易出现粘结不牢的问题;大尺寸、重质的瓷砖则需要重砖型瓷砖胶,才能防止铺贴后出现下滑、空鼓。
如果不顾瓷砖类型,盲目使用同一种瓷砖胶,很容易导致铺贴失败。因此,在选购瓷砖胶时,要根据瓷砖的种类、尺寸等因素,选择对应的类型。可以查看瓷砖的说明书,了解其特性,再咨询销售人员,选择合适的瓷砖胶。
误区四:只看包装宣传,不看检测报告
市场上有些瓷砖胶产品在包装上宣传得天花乱坠,如 “超强粘结”“永不空鼓”“环保无甲醛” 等,但实际性能却大打折扣。很多业主容易被这些夸大的宣传所迷惑,不看产品的检测报告,就盲目购买。
检测报告是判断瓷砖胶质量的重要依据,其中包含了粘结强度、耐水性、环保性等关键指标。比如,粘结强度是衡量瓷砖胶性能的核心指标,优质瓷砖胶的拉伸粘结强度在标准条件下能达到相应的标准;环保性方面,要看其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因此,选购瓷砖胶时,不要只看包装上的宣传语,一定要向商家索要检测报告,仔细查看各项指标是否达标。对于没有检测报告或者检测报告指标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要购买。
误区五:认为瓷砖胶用量越多越好
有些业主觉得,瓷砖胶用得越多,粘结就越牢固,在铺贴时会要求施工人员多涂一些。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瓷砖胶的用量有一定的标准,过多的用量不仅会增加成本,还可能导致瓷砖胶干燥收缩时产生较大的应力,引起瓷砖开裂。而且,过量的瓷砖胶在铺贴过程中容易溢出,清理起来比较麻烦,还可能影响瓷砖的平整度。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瓷砖的尺寸、基层的平整度等因素,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控制瓷砖胶的用量。一般来说,用齿形刮板梳理瓷砖胶后,厚度均匀且能满足粘结需求即可。
误区六:忽视环保性能,只关注粘结强度
在选购瓷砖胶时,很多业主只关注粘结强度等性能指标,忽视了环保性能。但瓷砖胶作为装修材料,其环保性直接关系到家人的健康。
劣质的瓷砖胶可能含有甲醛、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缓慢释放到空气中,造成室内空气污染,长期吸入会对人体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损害。
因此,选购瓷砖胶时,要重视其环保性能,选择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产品。可以查看产品是否有环保认证标志,如十环认证等,这些认证标志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产品的环保性。
总之,瓷砖胶选购有很多学问,要避开上述误区,综合考虑价格、品牌、产品类型、检测报告、用量和环保性能等因素,才能选到合适的瓷砖胶,为瓷砖铺贴打下良好的基础,避免后期出现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