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创新政务服务模式,通过部门联动和流程优化,实现大峪化工厂棚改安置房项目"交地即交证""交地即开工"的双重突破。该项目占地5.7公顷,将提供1900余套安置住房,通过24内完成土地交付与规划许可同步审批,为民生工程提速树立新标杆。
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政务服务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通过创新审批机制成功实现安置房项目"交地即交证"与"交地即开工"的同步办理。这一创新举措大幅提升了民生工程的建设效率,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门头沟区创新审批机制实现民生工程审批效率质的飞跃
大峪化工厂棚改安置房项目作为门头沟区2025年重点民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预计提供1900余套安置住房。该项目采用"一会三函"审批模式,通过部门联动和流程再造,在24内同步完成了协议出让土地交付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这种高效率的审批模式不仅为项目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也为全市同类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门头沟经验"。
政务改革成效显著: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门头沟分局通过建立"服务专员"制度,实现了从"上门才服务"到"服务找上门"的转变。审批部门提前介入项目筹备,组织技术骨干开展现场踏勘与图纸校核,通过"审""批""验"三环节专员联合会商,确保"一次审查、一次会商、验收无忧"。这种主动服务模式不仅优化了营商环境,更体现了政府部门"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在取得土地当天就同步获得施工许可,这种高效率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
这一创新实践充分证明,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强化部门协同,完全可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审批效率。门头沟区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推进"放管服"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也展现了政府部门在保障民生方面的担当作为。未来,随着这一模式的推广完善,必将为更多民生项目按下"加速键"。
- AI整理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