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土地市场呈现"强者恒强"态势,央企国企凭借资金优势成为拿地主力,前9个月拿地金额占比约七成。同时,中旅投资等新势力跨界入局,以488.5亿元新增土地价值跻身行业前五。优质地块竞争依然激烈,但近五成百强房企尚未拿地,市场分化明显。

在房地产市场整体趋冷的背景下,土地市场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央企国企和少数优质民企正逆势扩张,成为土地市场最活跃的买家。数据显示,前9个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达7278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三十六点七。
央企国企主导土地市场格局
资金实力雄厚的央企国企正在加速土地资源集中。前9个月,央企国企拿地金额占比约七成,其中中海地产以1124亿元新增土地价值领跑,同比增长五倍以上。招商蛇口、保利发展等头部房企拿地金额同比涨幅均超过百分之四十七。这些企业不仅在一线城市积极补仓,还通过收购形式获取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成为房企拿地的重要窗口期,此时土地市场竞争减少,更适合获取利润较高的项目。
跨界新势力改写行业格局
更引人关注的是中旅投资等新势力的强势入局。这家隶属中国旅游集团的企业以488.5亿元新增土地价值跻身行业前五,其联合中海等企业拿下的上海徐汇区地块总价达439.5亿元,成为新的全国"总价"。这类跨界企业正通过招揽行业精英、加大投资力度等方式,试图重塑地产行业格局。与此同时,邦泰集团等少数民营企业仍坚守阵地,通过聚焦特定区域、采取低成本策略在市场中寻找发展空间。
市场分化加剧考验房企战略定力
当前土地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近五成百强房企尚未拿地,而头部企业却在加速扩张。这种分化态势既反映了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也预示着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于房企而言,如何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把握投资节奏,将成为决定未来发展空间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精准把握城市轮动规律、合理配置土储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 AI整理生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