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非上市财险公司的“成绩单”随之揭晓。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2月7日,已有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披露偿付能力报告,去年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415.21亿元,实现净利润51.82亿元,其中58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7%。
受访专家表示,2024年,财险公司净利表现较好,主要受投资端回暖、部分险种保费增速明显、头部险企拉动等因素影响。展望未来,预计财险公司会提高车险领域经营效率,并延续健康险等部分非车险领域险种的发展趋势。
可比净利同比大涨58.6%
记者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2月7日,已有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披露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申能财险于2024年成立,为首次披露偿付能力报告,无2023年可比数据。从可比数据来看,非上市财险公司2024年合计净利润同比大增,保险业务收入也同比上涨。
保险业务收入方面,2024年,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415.21亿元,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111.83亿元、681.51亿元、151.45亿元、140.59亿元、128.31亿元,暂列前五。从可比数据来看,2024年,非上市财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加6.0%。
净利润方面,2024年,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中有58家公司实现盈利,总盈利额为96.98亿元;17家公司亏损,总亏损额为45.16亿元;75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51.82亿元。从可比数据来看,非上市财险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涨58.6%。此外,与2023年相比,有46家公司净利润表现有所好转。其中,7家公司亏损减小,9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对于去年财险公司的经营表现,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整体而言,2024年财险行业的经营状况有所好转。其中,投资端受益于资本市场的表现,利率下行使得债券投资产生重估值盈利,因此财险公司投资收益较2023年有明显改善,这也是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改善的主要原因。在承保端,财险行业在健康险和家财险(家庭财产保险)等险种上的增速明显,拉动了保费规模的增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4年四季度,财险公司整体呈现出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的态势。一方面,2024年资本市场表现相对较好,部分保险公司抓住了机会,通过合理配置资产,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对净利润的增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头部险企凭借品牌、渠道、技术和风险管理等优势,占据了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较大比例,也带动了整个财险行业净利润的增长。
综合成本率仍处高位
除净利润外,综合成本率也是衡量财险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综合成本率反映了财险公司在承保端的盈利能力,当其高于100%,意味着财险公司在承保业务方面出现了亏损。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财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持续维持在高位。2024年,已公布综合成本率的73家非上市财险公司(部分险企例如劳合社等因公司经营模式问题无法计算相应指标,因此不适用)中,有53家超过100%,占比超七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