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1月份货基债基规模缩水

admin 2025-02-28 阅读:57298 评论:0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5年首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近日发布。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相比去年12月底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从基金品类来看,受市场波动影响,货币型和债券型基金规模明显下降;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也有小幅缩水,仅QDII基金逆势小幅增长。

  总规模环比小幅下降

  2月25日晚,中基协发布了2025年首组公募市场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从规模来看,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与2024年12月底的32.83万亿元相比,减少了约0.9万亿元。

  从新发基金来看,相比去年12月,1月新发基金份额明显减少,而2月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新发基金规模再度呈现下降态势。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作为统计标准,截至2月26日记者发稿,2月新成立基金共33只,发行份额合计为372.88亿份;今年1月,新成立基金总数为107只,发行份额合计832.64亿份,均远低于去年12月的1495.14亿份。而这也意味着,未来新发产品对于市场总规模的贡献有限。

  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规模整体呈现扩张态势。2024年,全市场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屡次创下新高,相继突破“29万亿元”、“30万亿元”等多个关口。根据统计,2024年2月底首次突破29万亿元,4月底首次突破30万亿元,5月底达31.24万亿元,9月底则达到了32.07万亿元。总体来看,尽管2025年1月公募基金规模有所下降,但依然维持在接近32万亿元的历史高位水准。

  货债类明显缩水

  从不同基金类型来看,今年1月货币型基金的规模出现了明显下降。中基协数据显示,1月底,货币基金的数量维持在371只不变,但总规模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61万亿元降至今年1月底13.20万亿元,减少约4095.03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货币型基金规模下降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降,1月多只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5%,导致其吸引力减弱。二是一月恰逢春节假期,投资者的现金需求增加,部分投资者为应对节前财务需求会选择赎回货币基金。此外,随着股市回暖,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部分资金或选择从货币基金流向股票等权益类资产。

  除货币基金外,债券基金的规模在1月也有所下降。根据中基协数据,截至今年1月底,债券基金的规模为6.84万亿元,与2024年12月底的6.56万亿元相比,减少约2825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债市波动是1月债券基金规模有所下降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1月资金面整体偏紧,主要回购利率明显上行。同时,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也有所下降。而根据统计,截至记者发稿,全市场超2700只债券型基金最近一个月的回报率为负,占比超过六成。

  对于债券市场展望,业内人士认为债市或面临短期波动,但中长期仍然具备投资价值。

  “本轮债市波动由资金面驱动,并非经济基本面反转导致。若未来人民币汇率逐步企稳,预计资金面会重回宽松。”方正富邦基金牛伟松表示,短期债券市场可能面临震荡调整压力,但中长期来看,债市的配置价值逐渐显现,随着未来资金面重回宽松,债券市场仍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从基本面来看,2月PMI数据即将公布,需关注基本面边际变化,从高频数据表现看,债市面临的基本面风险不大。”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有关人士也认为,股市上涨是近期压制债市情绪的重要因素,预计股市在科技牛行情带动下,市场风险偏好将继续改善,股债“跷跷板”效应或将延续。总体上看,基本面风险不大,但资金面紧平衡、风险偏好改善、股债跷跷板以及降息预期修正等因素仍将对债市有所干扰,预计未来债市将延续震荡走势。

  民生加银基金认为,经济弱修复背景下国内债市虽暂无系统性调整风险,但央行中性偏紧基调与地方债发行提速、权益市场情绪回暖等多重因素交织或推升短期波动,不过基本面弱支撑与机构欠配压力仍有望构成中长期稳定基础。

  QDII规模逆势上涨

  相比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的规模明显下降,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最新规模相比2024年12月底也出现了小幅缩水。中基协数据显示,股票基金的总规模从2024年12月底的4.45万亿元降至今年1月底的4.39万亿元,减少约592.43亿元。混合基金的总规模也从2024年12月底的3.51万亿元降至3.43万亿元,减少约827.19亿元。

公募1月份货基债基规模缩水
热门文章
  • 2025年1月北京房市数据大揭秘

    2025年1月北京房市数据大揭秘
    2025年1月,北京的新房和二手房网签量表现不同,新房签约103套,二手房签约101套。回顾过去几个月,北京的房屋交易数量有所变化,12月新房签约5322套,二手房21556套。而在11月和10月,新房和二手房的签约数量也有所不同。本文还提到北京的房价走势及各区域的房价情况,让购房者对市场变化有更清晰的认识。 2025年1月的北京房地产市场数据,显示出新房和二手房市场的不同表现,这种动态值得我们关注。作为中国首都,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受到全国的关注。过去几个月的签约...
  • 化工行业周报:丙烯酸等本周涨幅居前,赛轮ESG表现获肯定

    化工行业周报:丙烯酸等本周涨幅居前,赛轮ESG表现获肯定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化工行业周报:丙烯酸等本周涨幅居前,赛轮ESG表现获肯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期内容提要: 基础能源(煤油气)价格回顾:截止2025/01/02,WTI原油价格为71.72美元/桶,周环比上涨1.27%;布伦特原油价格为74.64美元/桶,周环比上涨1.10%。截止2025/01/03,动力煤价格为662元/吨,周环比上涨0.61%;LNG价格为4527元/吨,周环比下跌0.64%。 基础化工板块市场表现回顾:本周(2024/12/27-2025/01...
  • 科创综指ETF南方(认购代码:589663)2月17日起正式开售

    科创综指ETF南方(认购代码:589663)2月17日起正式开售
      中国网财经2月7日讯 随着首批科创综指ETF正式获批,市场迎来科创板投资新工具。日前,南方基金发布公告,南方上证科创板综合ETF(简称:科创综指ETF南方;认购代码:589663)将于2月17日正式开售,有望为投资者布局"硬科技"赛道提供高效配置工具。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的提升,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的推出为科创板市场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投资工具,与现有的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 等规模指数形成互补,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投资科创板的方式,有...
  • 《2024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解析(上):蓬勃发展与现存挑战

    《2024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解析(上):蓬勃发展与现存挑战
      中国网财经3月3日讯 日前,中国信托业协会慈善信托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联合发布《2024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简称《报告》)。这一连续八年发布的年度报告,不仅是对慈善信托行业发展的阶段性总结,更是洞察其未来走向的重要窗口。在过去的2024年,慈善信托领域呈现出诸多新变化,既有着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策助力慈善信托发展态势良好   记者了解到,2024年9月新修订的《慈善法》正式实施后,为慈善信托的稳健发展筑...
  • 港股异动 | 半导体股多数走高 上海复旦(01385)涨超6% 中芯国际(00981)涨近5%

    港股异动 | 半导体股多数走高 上海复旦(01385)涨超6% 中芯国际(00981)涨近5%
    智通财经APP获悉,半导体股多数走高,截至发稿,上海复旦(01385)涨6.5%,报22.95港元;晶门半导体(02878)涨5%,报0.63港元;中芯国际(00981)涨4.8%,报56.8港元。 消息面上,据财联社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草拟更严格的半导体限制措施,并向关键盟友施压,要求他们升级对中国芯片产业的限制。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美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这种行径阻碍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最终将反噬自身,损人害己。天风证券此前指出,半导体自主可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