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窃取、AI技术滥用、网络虚假抽奖……谁在侵犯信息安全?

admin 2025-04-05 阅读:60085 评论:0

飞象原创(高靖宇/文)每年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信息通信安全和互联网治理领域都会成为焦点话题。今年央视3・15晚会再度曝光了数据窃取、AI 技术滥用、网络虚假抽奖等行业乱象,直指新消费领域所面临的治理挑战。

电销用上AI智能机器人,骚扰电话何时休?

近一年来,网络上涌现大量“外呼”业务广告,这些公司宣称可通过AI智能机器人高效拨打营销电话,精准触达用户。315晚会调查发现,这种AI外呼已成为电话营销行业的主流,其效率远超人工。

数据窃取、AI技术滥用、网络虚假抽奖……谁在侵犯信息安全?

在智优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315晚会看到,该公司利用AI外呼机器人为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提供电销服务。机器人模拟真人语音,通过关键词触发机制引导对话,筛选潜在客户。工作人员透露,一台外呼机器人年使用成本约1万元,每天可拨打上千个电话,远超人工客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未经用户同意的营销电话属于违法行为,应受处罚。然而,这些外呼公司却通过虚拟运营商的“小号”规避监管。虚商号码无需实名认证,封号后可迅速更换,使电销公司能持续拨打营销电话。

调查发现,外呼公司还利用“打显”技术,隐藏“小号”真实信息,伪装成被叫地的本地号码,提高接听率。此外,部分公司使用特殊设备,一台电话机可插入多张手机卡,通过电脑控制批量拨打营销电话。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公司与部分运营商关系密切,即便遭投诉也能“内部处理”,轻易逃避监管。业内人士透露,只要投诉不严重,最多罚款了事,根本无法遏制外呼产业的疯狂扩张。

如今,外呼公司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先用获客软件窃取用户号码,再用AI外呼机器人批量拨打电话,配合虚商“小号”与“打显”技术规避监管。电销行业的乱象,已严重影响用户的生活安宁,亟待严厉整治。

针对“3・15”晚会曝光的智能机器人拨打营销骚扰电话、虚商实名制要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连夜组织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通信管理局对涉嫌违法违规主体进行调查处置,责令基础电信运营商立即关停涉事线路、对涉个人数据信息有关情况进行核查,督促互联网平台企业全面清理违法智能外呼软件销售推广信息。同时,将持续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对基础电信运营商、虚拟运营商、呼叫中心企业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加大曝光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打击网络黑灰产业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营造安全健康的信息通信消费环境。

“获客软件”精准“截流”客户 个人信息成牟利商品

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精准获客”的广告,声称通过这种“大数据获客软件”,商家可以精准获取海量目标人群的消费习惯、手机号码等信息。

在云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他们的获客软件能够将商家想要的关键词设为标签,软件会自动在选择的短视频平台上扫描评论区,一旦发现与标签词相关的评论,就会强行抓取这个用户的电话、微信账号等信息。此外,这款获客软件,还能帮助商家监控和偷取自己同行的直播带货数据,去对方的直播间“截流和引流”。在绿信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这些软件都是用爬虫技术,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

央视3.15记者调查发现,云企智能与绿信科技只是冰山一角。企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宣称,掌握20亿条个人画像数据,并向医美、装修、金融等行业出售。而智优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则声称,只需在地图上圈选区域,即可调取当地用户信息,甚至能提供130万条详细数据。

启科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三网大数据”,是指三家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一番核对后,记者发现启科科技通过运营商大数据偷取到的个人数据信息,都是真实无误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是通过“精准通客户管理平台”,上面显示的正是某电信运营商后台的实时数据。就这样,通过这款软件,海量用户信息都被这成百上千的数字标签打上了记号,成为待售的商品。

黑心商家利用手机抽奖设陷阱 隐性扣费套路难防

近来有关手机抽奖引发消费陷阱的投诉接连不断。在这些投诉里,“虚假抽奖”“虚假宣传”乃至“诈骗”等词汇高频出现。大量消费者所反映的情况,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数据窃取、AI技术滥用、网络虚假抽奖……谁在侵犯信息安全?

在“诺诺网”开发票时,页面自动跳转至大转盘抽奖,315记者“中奖”200元话费券。然而,实际获得的仅是满减优惠券,需充值4000元话费才能用完。商家利用“中奖”字眼诱导消费,并在支付页面隐蔽关键信息,弱化使用限制。

经调查,广告推广由兑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际收款方为晶珊运予通讯运营商。兑捷网络科技负责人透露,他们通过各类生活场景投放互动广告,如开发票、扫码停车等,诱导消费者点击领取“优惠”。

商家的盈利“窍门”是:话费券使用周期长,多数人领取一两个月后就遗忘,部分消费者操作后甚至都搞不清到底是充了话费还是买了券。商家正是利用这种遗忘和疏忽,抓住海量“沉默用户”的空子,悄然敛财。

类似业务在互动广告行业屡见不鲜。诺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直言,他们通过收购身份证注册公司,绕过支付监管。尽管页面合规,但实质是赤裸裸的用户收割,每日流水可达20亿元。

商家借助法律漏洞,构建精密营销链条,利用消费者疏忽进行“隐性扣费”或“低价引流”,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

构建个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随着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生活,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日益凸显。2025年,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三年背景下,专家呼吁从法律、技术、行为三方面构建防护体系,强化隐私权保护,推动个人信息保护与网络安全协同实施,明确数据采集边界,严惩过度采集、诱导授权等行为。

在技术层面,采用端到端加密技术保护通信数据,重要账户启用双重验证。谨慎使用公共WiFi,必要时通过VPN加密连接;电子设备报废前需彻底数据擦除。推行数据遗忘权,用户注销账户后历史数据应同步消除。

对于广大消费者,更要提高防范意识,设置高强度独立密码并定期更换,社交平台避免公开身份证号、住址等敏感信息。警惕钓鱼邮件/短信,涉及资金操作时确认网站HTTPS标识。

信息安全的“攻防博弈”注定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持久战,唯有建立多方共治的生态,推动技术收敛与制度创新的协同进化,才能为数字新消费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热门文章
  • 2025年1月北京房市数据大揭秘

    2025年1月北京房市数据大揭秘
    2025年1月,北京的新房和二手房网签量表现不同,新房签约103套,二手房签约101套。回顾过去几个月,北京的房屋交易数量有所变化,12月新房签约5322套,二手房21556套。而在11月和10月,新房和二手房的签约数量也有所不同。本文还提到北京的房价走势及各区域的房价情况,让购房者对市场变化有更清晰的认识。 2025年1月的北京房地产市场数据,显示出新房和二手房市场的不同表现,这种动态值得我们关注。作为中国首都,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受到全国的关注。过去几个月的签约...
  • 化工行业周报:丙烯酸等本周涨幅居前,赛轮ESG表现获肯定

    化工行业周报:丙烯酸等本周涨幅居前,赛轮ESG表现获肯定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化工行业周报:丙烯酸等本周涨幅居前,赛轮ESG表现获肯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期内容提要: 基础能源(煤油气)价格回顾:截止2025/01/02,WTI原油价格为71.72美元/桶,周环比上涨1.27%;布伦特原油价格为74.64美元/桶,周环比上涨1.10%。截止2025/01/03,动力煤价格为662元/吨,周环比上涨0.61%;LNG价格为4527元/吨,周环比下跌0.64%。 基础化工板块市场表现回顾:本周(2024/12/27-2025/01...
  • 科创综指ETF南方(认购代码:589663)2月17日起正式开售

    科创综指ETF南方(认购代码:589663)2月17日起正式开售
      中国网财经2月7日讯 随着首批科创综指ETF正式获批,市场迎来科创板投资新工具。日前,南方基金发布公告,南方上证科创板综合ETF(简称:科创综指ETF南方;认购代码:589663)将于2月17日正式开售,有望为投资者布局"硬科技"赛道提供高效配置工具。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的提升,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的推出为科创板市场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投资工具,与现有的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 等规模指数形成互补,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投资科创板的方式,有...
  • 《2024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解析(上):蓬勃发展与现存挑战

    《2024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解析(上):蓬勃发展与现存挑战
      中国网财经3月3日讯 日前,中国信托业协会慈善信托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联合发布《2024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简称《报告》)。这一连续八年发布的年度报告,不仅是对慈善信托行业发展的阶段性总结,更是洞察其未来走向的重要窗口。在过去的2024年,慈善信托领域呈现出诸多新变化,既有着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策助力慈善信托发展态势良好   记者了解到,2024年9月新修订的《慈善法》正式实施后,为慈善信托的稳健发展筑...
  • 港股异动 | 半导体股多数走高 上海复旦(01385)涨超6% 中芯国际(00981)涨近5%

    港股异动 | 半导体股多数走高 上海复旦(01385)涨超6% 中芯国际(00981)涨近5%
    智通财经APP获悉,半导体股多数走高,截至发稿,上海复旦(01385)涨6.5%,报22.95港元;晶门半导体(02878)涨5%,报0.63港元;中芯国际(00981)涨4.8%,报56.8港元。 消息面上,据财联社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草拟更严格的半导体限制措施,并向关键盟友施压,要求他们升级对中国芯片产业的限制。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美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这种行径阻碍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最终将反噬自身,损人害己。天风证券此前指出,半导体自主可控需...